热门搜索
林州是红旗渠精神发祥地,位于河南省西北部,晋、冀、豫三省交界处。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红旗渠,动工于1960年,勤劳勇敢的十万林州人民,苦战十个春秋,仅仅靠着一锤,一铲,两只手,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成了这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结束了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而且孕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江泽民同志在视察红旗渠后指出:在林州看了中外闻名的红旗渠。在三年困难时期,在当时的物质技术条件下,能建成这样宏伟的工程,林州人民了不起。“红旗渠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典范,不仅给后人留下了浇灌几十万亩田园的水利工程,更重要的是留下了宝贵的红旗渠精神。这不仅是林州的、河南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财富。”什么是红旗渠精神?林州市广大干部群众在建设红旗渠的过程中体会到: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敢想敢干,实事求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是红旗渠精神的实质所在。
林州市原名林县,历史上长期困扰这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关键问题之一是缺水。可是,历代的反动统治者只顾压迫榨取人民血汗,却不管群众的死活。
劈开太行山,修建红旗渠,是林县人民从根本上改变干旱缺水的大胆创举。六十年代初,正是国内连续遭受三年自然灾害、国外反华势力卡我们脖子的困难时期。
在修建红旗渠的十年中,全县参加红旗渠建设的不少于三十万人。县里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在建渠中锻炼了意志,增长了才干。十年修渠,培养锻炼了五万多名石匠,三千多名懂技术、会管理、能领导施工的工队长、技术员,这些人后来成为林县
林州是红旗渠精神发祥地,位于河南省西北部,晋、冀、豫三省交界处。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红旗渠,动工于1960年,勤劳勇敢的十万林州人民,苦战十个春秋,仅仅靠着一锤,一铲,两只手,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成了这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结束了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而且孕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查看详情>>2天红旗渠培训课程红色教育基地培训方案,利用红旗渠独特资源,打上红旗渠精神的“烙印”,教育和引导学员继承和发展优良传统,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加强党性修养,增强立党为公、增强为民意识,增强组织纪律性,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永葆革命本色。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