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2019-02-26 浏览量:6745发布者:河南红色传承教育培训中心
龙江书院,位于江西省井冈山市龙市镇,始建于公元1840年(清道光二十年)。是由原宁冈、酃县、茶陵三县的客籍绅民捐款集修建的,是当年三县客籍人的最高学府。书院始建于公元1840年(清道光二十年)春,完工于公元1843年(清道光二十三年)秋,位于江西省宁冈县城龙市西北的龙江河下游,背依五虎岭,面临龙江河。书院因龙江而得名。
龙江书院是坐西南朝东北,砖木混合结构,穿斗式梁架,封火硬山墙,阴阳瓦屋面,由前后三进,左中右三组,以中轴线对称布局而成的一个建筑组群。通面阔38.16米,通进深53.40米,占地面积2037.7平方米。中间为门厅,大门门首悬挂“龙江书院”黑漆描金木匾,中厅“明道堂”为授课场所,后进“文星阁”可登高远眺,依次以天井相接。左右回廊与两侧厢房相通,分别设有启秀斋、珍席斋、锦心斋、报功祠、漱芳斋、梯云斋、步月斋、崇文祠。书院前用麻石条砌置泮池,辟“状元桥”拱跨其上。整个书院建筑具民族建筑风格,雕栏画栋,悬檐翘角,宇内九井十八厅,回廊曲径相通;文星阁高达三层,斗拱挑檐,恢宏壮观,阁顶藻井饰双龙戏珠浮雕,栩栩如生。
历史沿革编辑
清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龙江书院由原宁冈、酃县、茶陵三县的客籍绅民捐款集资修建。
1927年11月中旬,工农革命军在龙江书院创办了第一期工农革命军军官教导队。
1928年4月底,毛泽东同志和朱德同志在龙江书院会面。
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称红四军)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在龙江书院的中厅‘明道堂’召开。
1961年3月,国务院将龙江书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见证朱毛会师
1928年4月底,朱德、陈毅等同志率领的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部分部队和湘南暴动农军来到砻市,与毛泽东同志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这就是著名的“井冈山会师”。当时,朱德、陈毅率领的部队是4月25日到达砻市。4月28日,指挥部队担任掩护任务的毛泽东也回到了砻市,他听说朱德等人住在龙江书院,立即带领几名干部赶来,在书院的门口和朱德同志第二次会见。 接着大家一道登上书院的最高层文星阁,进行了亲切的交谈,参加交谈的有毛泽东、朱德、陈毅、王尔琢、张子清、蔡协民、何挺颖、袁文才、何长工、胡少海、黄克诚、龙超清等。毛泽东向大家介绍了井冈山根据地的主要情况;朱德谈了湘南暴动和部队转移上山的经过。在亲切的气氛中,大家商谈了两军会师后的有关事项,并定下5月4日召开军民庆祝大会。
革命摇篮
“龙江书院”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政院校的摇篮,为湘赣边界工农武装割据斗争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军政人才。
1927年,中国共产党相继发动和领导了南昌、秋收、广州等一系列武装起义,揭开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序幕,人民军队由此诞生。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进军井冈山。当年11月中旬,毛泽东指示在龙江书院创办边界第一所红军教导队(即工农革命军军官教导队),培养部队下级军官和地方武装干部。 教导队的学员由边界各县选派的工农分子和部队中的干部参加,其中宁冈、永新、莲花等县选派来的工农分子六十余人,工农革命军的基层军官三十多人,第一期学员100多人,教导队由吕赤任大队长。袁炎飞、黄天华任专职教官。下分四个区小队,每个区小队下设三个班。陈伯钧、陈士榘、张令彬、王良分别担任区小队长兼教官。毛泽东亲自担任兼职教员,下图为毛委员为学员们上课的油画。
这期教导队原计划办三个月,由于斗争形势的发展,只办了二个多月,即新城战斗后就结业了。学员们回到各地后,积极投入了根据地的各项斗争,对发展边界的工农武装割据起了很大的作用。至今,在书院前栋的墙上,还保留着当年学员们写的两幅标语。
井冈山红色培训基地现场教学点请参考》》茨坪革命旧址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