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2019-04-03 浏览量:3661发布者:大众日报
游客在“沂蒙六姐妹”纪念馆参观,头像上排左起为张玉梅、伊廷珍、公方莲,下排左起为杨桂英、伊淑英、冀贞兰,右侧为1981年6月21日刊发《当年沂蒙“六姐妹”》报道的《大众日报》。
在革命战争年代,蒙阴县烟庄村有6位十八九、二十刚出头的姑娘或媳妇,她们出身苦寒,有的是童养媳,有的是逃荒户的女儿,但她们英勇支前,为子弟兵送军粮、做军鞋、看护伤病员,置自己的生命于不顾。她们是张玉梅、伊廷珍、杨桂英、伊淑英、冀贞兰、公方莲。
1947年6月10日,当时鲁中军区机关报《鲁中大众报》以《妇女支前拥军样样好》为题,报道了这支模范群体。从此,“沂蒙六姐妹”的名字传遍了整个沂蒙山区。迟浩田将军曾题词:“沂蒙六姐妹,拥军情不忘”。2009年,一部以她们为原型的电影《沂蒙六姐妹》作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献礼片,在全国公映,再一次感动了全国观众。2011年5月23日,沂蒙六姐妹纪念馆在蒙阴县烟庄村开馆。
一只鞋底要纳120行,一行要过30多针
当初风华正茂的六姐妹,而今仅健在伊淑英、伊廷珍两位,而公芳莲、杨桂英、冀贞兰、张玉梅已与世长辞。
伊淑英老人银发满鬓,身穿一件碎花布上衣,左胸佩戴一枚毛主席像章,虽然行动略显迟缓,但精神矍铄,思维清晰。在她的口中,那些遥远的事情逐渐鲜活起来:“当时很多战士都赤着脚,爬山路的时候,山上的石头把战士的脚磨得淌血流脓,共产党的部队就是俺们老百姓的部队,俺们看着心疼。”
为了做军鞋,伊淑英和其他五姐妹彻夜不眠,胳膊和大腿都磨起了泡、出了血,手指也变了形。“一只鞋底要纳120行,一行要过30多针,每针都要经过锥眼、穿线、走线、拉紧。当时不分白天黑夜地做军鞋,做鞋搓麻绳要用腿帮忙,时间长了把腿都磨破了,手也不行了,实在累了就躺在地上打个盹。”
张玉梅老人生前喜欢穿旧式的青色大襟褂,她说,“当时大家都是自发自愿的,部队要啥就给弄啥。咱啥都不怕,‘光荣’了都不怕,为革命嘛,就得有牺牲。”老人翻着大褂说,那时候做军鞋没有布料,就把大褂撕下来当鞋帮。
在孟良崮战役打得最激烈的时候,“六姐妹”还主动承担起了运送草料和弹药的重要任务。“上级党组织要给部队的战马凑2500公斤草料,俺们二话没说,主动承担了下来。”伊淑英说。
然而,为了躲避轰炸,乡亲们都躲到山沟沟里去了,敌人多次来村里烧杀抢掠,抢得村里空荡荡的。怎样才能凑足2500公斤草料呢?“俺们当时就互相‘打气’,想想那些牺牲的战友,俺们这么点苦算什么?”伊淑英说。于是,“六姐妹”咬紧牙,翻过一道道山梁,走进一个个村庄,终于凑足了草料,接着又立刻动员了村里的妇女组织运输队,把草料送到了预定地点。伊淑英当时身怀有孕,行动更是艰难。后来,“跑到北边生了个孩子,3天就起来干活了。”老人说。
陈毅为她们取名“沂蒙六姐妹”
除了草料,“沂蒙六姐妹”还给部队送过弹药。“一箱弹药七八十公斤,一个人扛不动,俺们就两人抬,翻越10多公里山路,一直送到前沿阵地。当时战士看到俺们,很多都感动得抹眼泪。”伊淑英说。
六姐妹还带领村里的妇女,把粮食加工成煎饼送到前线。“当时要在两天内把2500多公斤粮食‘摊’成煎饼,村子里能干活的妇女只有80来个人。想想前线的战士在流血,俺们妇女就是拼了命也要把煎饼摊出来给部队送去。”伊淑英说。
在“沂蒙六姐妹”的带领下,烟庄村妇女行动了起来,饿了舍不得吃粮食,吃两口榆钱饭凑合,手上烫起了泡挑破了接着干,2天之内就把2500多公斤粮食烙成煎饼送到了前线。
后来算一算,在整个莱芜战役和孟良崮战役中,烟庄村的乡亲们在“六姐妹”的组织下,共为部队烙煎饼7.5万公斤,筹集军马草料1.5万公斤,洗军衣8500多件,做军鞋500多双。这年5月,就在女人们马不停蹄地奔波中,华东野战军在陈毅、粟裕的指挥下,于孟良崮一举歼灭了当时号称“五大主力之首”的国民党精锐部队整编七十四师,扭转了整个华东战局。
陈毅元帅说过一句至今听来仍让人震撼的话——“我进了棺材也忘不了沂蒙山人,他们用小米供养了革命,用小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有意思的是,“沂蒙六姐妹”这一称谓,其实是当年陈毅元帅亲自命名的。
冀贞兰老人的女儿公丕英给我们描述了母亲生前对她讲了无数遍第一次见到陈毅的情景。“骑一匹马过来,打着绑腿,不知道他是谁,很和蔼的一个人。”
后来有一天,区里通知六姐妹去蒙阴的指挥部。在那里,冀贞兰再一次见到上次骑马的那个人,很亲切地询问姐妹们这些日子摊了多少煎饼、做了多少鞋子,有什么困难没有。问完情况,那个人就笑着说,给你们起个名字吧,说叫大嫂呢,你们还有没结婚的呢,叫大姐吧,还有结了婚的,干脆就起名叫“沂蒙六姐妹”吧。
冀贞兰这时知道这个人是个大首长,但还不知道他居然就是大名鼎鼎的陈毅。很多年后,在孟良崮纪念馆里看到陈毅的照片,冀贞兰觉得面熟,旁边的人告诉她那就是陈毅。
“子子孙孙都要听党的话”
革命战争年代,“沂蒙六姐妹”省吃俭用,舍己为国,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怕死就不革命了,革命就不能怕死。”伊淑英老人斩钉截铁地说,“入党的时候就说了,听党的话。今天的好日子来之不易,那么多人牺牲,为了革命他们付出了一切,得让年轻人记住这些过去的事。”
从战火硝烟中走来的“沂蒙六姐妹”一直没有停止过拥军的脚步,六姐妹中健在的三位老人继续做着鞋垫,到部队慰问,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演绎了沂蒙儿女对人民军队的鱼水深情。
1996年9月,杨桂英的外孙郑伟高中毕业回到村后,杨桂英领着第一个在镇上报了名参军,而后,顺利地通过了体检、政审。1998年冬季征兵时节,伊廷珍领着两个孙子从烟庄村赶来报名应征。伊淑英则送完儿子又送孙子参军入伍。
1998年长江流域的特大洪灾和2008年汶川地震,老人们在生活并不宽裕的情况下捐款捐物,“抗洪捐了200元,汶川地震捐了200元。”伊淑英淡淡地说。特别是汶川大地震后,她们在电视上看见子弟兵在一线不怕流血牺牲,冒着生命危险参与抗震救灾,心疼得直掉眼泪,就发动儿媳、孙女和全村妇女经过十几个昼夜加工,赶制了500双“千层底”寄给了抗震救灾一线的子弟兵。
伊淑英17岁入党,到今年已有70多年党龄了。“组织上对俺们这些‘老骨头’可照顾了,社会上对俺们也尊敬,其实当年支前那些事,换了谁都会那么做。”伊淑英说。
让伊淑英老人最骄傲的,不是她早年拥军支前的光荣事迹,而是她的子孙参军、入党。伊淑英说:“俺的3个儿子、一个孙子都参军了,他们也都是党员,一想起这个,俺心里就‘恣’(临沂方言,高兴的意思)。俺的一个重孙子也上三年级了,俺经常教育他好好听话,长大了一定也要入党。要让子子孙孙都听党的话,跟着党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