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首页

河南红色传承教育培训中心

专注于红色教育/党性教育/乡村振兴/企业考察/研学旅行

热门搜索

领导关怀

九柱擎天——九间棚村9名党员带领群众脱贫纪实

2019-04-03 浏览量:3568发布者:中央党校出版社

平邑县九间棚村,原本是沂蒙山区无数个普通山村中的一个。但在上世纪90年代,这个仅有176人,原本默默无闻的村子却在全国大放异彩:先是《人民日报》头版刊发了时任中组部部长、中央政治局常委宋平写给山东省委的信,信中说他看了九间棚的事迹“很受感动”,号召全国学习九间棚。当年8月,宋平同志在莱西召开的全国村级政权建设会议上,在接见九间棚党支部书记刘嘉坤时说:“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共产党的威信也是干出来的。”从此,九间棚闻名全国,在很短的时间里,来自各地上百万干部群众涌进了九间棚参观学习,从此,“团结奋斗,顽强拼搏,坚忍不拔,艰苦创业”的九间棚精神名扬全国;1994年,胡锦涛同志称赞,“九间棚这个典型,在关键时候起了重要作用”;2013年,习近平同志到临沂视察时,接见的四位典型中就有九间棚村党委书记刘嘉坤。这个沂蒙山深处的小山村到底经历了什么变化?

九间棚村已有近300年的历史。乾隆6年,一对刘姓夫妇逃荒到大山深处的平邑县龙顶山,在山上发现了可栖身的石棚,就在此定居、繁衍生息。后来,儿孙大了,要成家立业,逐步把石棚隔成了九间,九间棚村由此而得名,但周围的村子都习惯叫它“干山顶”,因为山上严重缺水,太旱、太穷、太荒凉。山下的姑娘不肯嫁到山上,怕没水喝;亲戚上山,最贵重的礼物就是水。未修路前,只有一条攀悬崖上下的小道,唯一的交通工具是一副门板,人生病、猪上市全都靠它。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九间棚人温饱基本解决了,可看到山下村子都安上了电灯,盖起了新房,办起了企业,九间棚人心动了。很多青年人把目光投向了山外,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可山外的世界也很无奈。一年后,去东北、包头打工的人都回来了,奋斗一年,收获甚微。村里刚办起的小卖部,也因为穷,不到一年就赊垮了。

九间棚村的九名党员干部,带领群众致富,被誉为“九柱擎天”

1984年底,刘嘉坤上任村党支部书记,和新老班子一起制定了“架电、修路、整山、治水、栽树”的五年规划,村民大会上一宣布,得到村民的一致拥护。对九间棚人来说,要摆脱贫困,只能实干苦干背水一战。架电的时候,1800多斤重的水泥电线杆,硬是被他们肩扛人抬搬上了龙顶山。1985年,九间棚开始修盘山路,村里只有50个劳动力,面对的却是7华里劈崖越涧的山路,算算要修通大概得5年,可他们黑白夜战,只用了5个月;建在悬崖上,扬程102米的二级扬水站仅用25天完工。引水上山后,九间棚人治理了2100亩荒山,整治了450亩耕地,栽植水土保持林1600亩,栽果树2万多棵,人均果树120余棵。六年的时间里,九间棚人从最贫困的起点起步,勒紧腰带搞工程,没有向国家要一分钱,用勤劳的双手战胜恶劣的自然环境。经过6年的奋斗,到1990年,全村产果10几万斤,人均收入达到了800元,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

这一切变化,离不开九间棚村的九根台柱子。在与贫穷的搏斗中,九名党员是核心,撑起了九间棚的天。关键时刻不退步,吃亏的事他们做,最累的活他们干。靠着这种模范作用,他们把全村人拧成一股绳干事情。

修路的时候,党员挑最难的地段,群众包的地段不满意,可以跟任何一个党员调换。刘嘉坤既是支书又兼施工队长,负责全工地的装药、点炮。有一次,放炮飞起的石头砸断了村民的梨树,在九间棚,梨树是人的命根子。树主人疼坏了,弟兄几个把刘嘉坤推倒在地,一阵乱打,刘嘉坤身上被打的青一块、紫一块。回到家,一头扎进里屋,委屈地抱头大哭。刘嘉坤本是村里公认的能人,懂果树管理,有经济头脑,要说个人发家致富,他两三年就能变样。可他放着大把钱不挣,带领乡亲脱贫,却为了一棵梨树挨了打。刘嘉坤硬是把这口气咽下了。第三天,闹事的人上门认错,“你是为全村,我是为自家,我错了。今后你咋说,我咋干”。5个月后,一条宽6米、长3500米的盘山公路修成了。全村54户人家,有人受伤有人流血,每家都承担了难以想象的重负。第一辆汽车开上山顶时,有人摸着车轱辘哭,有人看着地上的车辙子笑……

1986年,九间棚开始实施引水上山工程。修扬水站时请了两个技术员,村干部有时陪着吃饭,村里就有人议论:“村干部大吃大喝”。输水工程急用水泵和钢管,采购的人一星期没回来,又有人说话:“咱们在家拼命干,人家上泰山去西湖了!购料,购个屎!”干群关系开始紧张,群众见了党员、干部不搭腔。一次工地上放炮,导火索点着了,一个莽撞青年突然趴到了炮眼上:“咱们流血流汗,干部游山玩水,这日子有什么过头?还不如死了好!”大家硬把他拖下来,才避免了一场大事故。刘嘉坤震惊了,他知道这是误会,但是不疏通好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关系,再好的事也干不成。他让外出采购的张如义、刘加才在村民大会上讲出差经过:去淄博、济南七天,只买过两次咸菜,饿了啃干馒头喝开水。回来时只剩下两毛钱,天热,路上分两次买冰棍招待了司机,一路上饭也没吃。到家卸完货,两个人又累又饿晕倒在地。台上讲的人在哭,台下听的人流眼泪,趴炮眼的青年悔恨得直拍自己脑袋。接着,刘嘉坤又重新宣布了村里的新规定、新制度,让群众监督。乡亲们都说,当干部的这样做,我们还有啥说的,叫咱干啥咱干啥。

要问这九名党员为什么这么做,他们说不出大道理。为修路刨了自家梨树的刘德香说:“我是党员”;做完手术不到出院时间就回山修水渠的刘德明说:“我是党员”;问操心最大、受累最多、受了委屈甚至挨拳头还向乡亲检讨的刘嘉坤,他说:“我是支部书记”。在他们看来,党员就该这样,要不,你就别干党员!1992年,时任山东省副省长的高昌礼同志到九间棚视察,与村民共度春节,欣然题写了“九间棚九柱擎天,龙顶山龙虎斗地”的对联,镌刻在九间棚的石门上。

1991年,刘嘉坤提出“立足山上农林果,出山进城办企业”的新目标,带着九间棚人把工厂办到了县城,先后办起花岗石厂、机械配件厂、塑料厂、金银花茶厂,一个个厂子建起来,村民进城当了工人,村里在县城建了九间棚住宅小区,九间棚人住进了新楼房。1992年,九间棚村又成立了旅游公司,依托天宝梨乡,山区特色,挖掘创业文化,发展旅游观光业,现在已经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1997年,初中没毕业就回家劳动、已经43岁的刘嘉坤自费到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学习。克服文化基础差,年龄大的困难,刘嘉坤顺利完成学业。两年的北大学习生活,让他开阔了眼界。1999年,九间棚村把公司开进了北京,成立了北京九间棚农业科技园有限公司,在平邑成立了平邑县九间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金银花为主导产业,大力推广种植、研发新产品,和中科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徐长青博士一起,培育出“九丰一号”金银花新品种,达到国内金银花育种领先水平。在平邑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起占地260亩的制药厂,形成了从良种培育、推广种植、干花购销到食品药品研制的一条龙产业,占据了国内金银花产业的制高点,带动了全国金银花农致富,促进了金银花产业的科学发展。

现在,九间棚村已经形成了农业、工业、旅游业三大发展板块。九间棚村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山东省农村建设样板村”、“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AAA级景区”、“全国文明村”、“全国幸福村”、“全国生态文化村”。当年贫穷落后的干山顶,变成了富饶美丽的新山村,2013年全村人均收入12600元。刘嘉坤同志先后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2010年中国十大三农经济新闻人物”,当选党的十四大代表,以及九届、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先后受到邓小平、江泽民、李鹏、胡锦涛、习近平同志的接见。刘嘉坤常说:“我是农民的儿子,我要为农民过上好日子拼搏一生,为农业的发展,民生的改善尽力。中国60多万村庄,还有1.5亿贫困人口,农村干部任重道远,艰苦创业的精神要落到实处才能解决实际问题,才能真正消除贫穷,让每个人过上好日子。”

2012年3月,在全国人大十一届五次会议期间,习近平同志听取了刘嘉坤《发扬艰苦奋斗传统,带领群众建设新农村》的汇报发言后,对九间棚发展金银花产业和乡村旅游业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称赞九间棚“虽然地处偏远,但风景这边独好”。

九间棚村的党员干部带领全村男女老少,架电修路、引水上山,一举改变了贫困恶劣的生存生活条件,走上了致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