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03月29日
咨询热线:133-0371-5399 132-1323-6000 网站地图

沂蒙培训课程

更新时间

更新日期

2019-01-15

在线报名

沂蒙培训课程

2019-01-15浏览量:6240发布者:河南红色传承教育培训中心

  

       潺潺沂河,巍巍蒙山。沂蒙山区,灵秀之处,忠烈之地。沂蒙山区不仅因植被好、负氧离子高,成为都市人休闲游的钟爱之地。在革命战争年代,420万人口的沂蒙山区有120万报名参军,10万参战士兵为国捐躯,蒙山沂河间处处埋忠骨。解放战争中,著名的孟良崮战役就发生在这里,在这片红色的土壤上,也产生了一批忠勇爱国的红嫂。 
  近年来,在脱贫攻坚政策的支持下,沂蒙山区百姓因地制宜、发扬优势,使老区的红色旅游迅猛发展,游客年增长率达到10%,成为一个突出的扶贫品牌。其中,沂南县马牧池乡常山庄村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山东广汇集团的精心打造下,做大做强红嫂文化,发展成为一个日接待能力达2000人、可同时接待5部电视剧开机的�t色影视基地,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并获评“CCTV中国十大最美乡村”,被誉为中国乡村版的“好莱坞”。 
  沂水县桃棵子村:红色气质 桃园风貌 
  “蒙山高,沂水长,我为亲人熬鸡汤……”一首《沂蒙颂》,唱出抗日战争时期山东省沂蒙山区的军民鱼水情,革命战争年代诞生于此地的妇女英雄群体――红嫂们的感人故事,就发生在沂蒙山区。 
  红嫂是一个群体形象。据不完全统计,沂蒙地区有100多位红嫂,5个县建有纪念馆。沂水县院东头镇的桃棵子村,是沂蒙红嫂祖秀莲的故乡。该村不仅建有红嫂纪念馆,旅游业也发展得风生水起。桃棵子,一个风光优美的村庄。这里三面环山若翠屏,溪水绕村播琴音。层层梯田,道道石墙,杨柳吐绿,万物欣然,213户、627名村民散居在大小不一的16个自然村里,古朴的田园风情,让人怀疑置身于五柳先生笔下的桃花源中。 
  桃棵子,一个有血泪、有大爱、有故事的红色村庄。七十多年前,日本侵略者对沂蒙山区扫荡,山东纵队司令部侦察兵郭伍士身受重伤,祖秀莲发现后,机智地将郭伍士藏于村口的山洞中,杀了家中唯一的母鸡为郭伍士补充营养,最终使郭伍士康复归队。抗战结束后,知恩图报的郭伍士领着妻儿落户至桃棵子村,为祖秀莲养老送终。2015年8月,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百名抗战老兵自发捐资兴建了“沂蒙红嫂祖秀莲展览馆”,使这一感人肺腑的故事得以更好地传扬。 
  桃棵子,在旅游扶贫的背景下,一个被精心规划、十分精致的村庄。为了把红色旅游做大做强,县委县政府请山东大学进行高标准设计,以全域旅游为概念进行统一规划,于2013年开始筹建全村域民俗园。沂蒙红嫂展览馆、公社记忆大院、游客服务中心、红嫂墓之间2000余平方米的步行道,实现了重要节点之间的线路贯通。此外,桃棵子村还对65个农家院进行改造提升,全部改厨改厕,并保留了以沂蒙山区石墙、石屋为主格调的建筑风格,漫步村中,那随处可见的石磨、石碾、木水车以及延伸至大山深处的石板路,令人真有“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之感。村里还统一在不同部位规划了核桃园区500亩,甜桃、大樱桃园区550亩,形成了“红色教育、观景、科普、休闲、体验”于一体的旅游享受。 
  “风情灵幻地、水绘沂蒙山”,这个只有200多户人家的小村庄,有四分之一发展了农家乐。在村里叫“金盟”的农家乐,记者看到,主人张在俊这个原来的纯农民,已经转变成一个精明、干练的生意人,他和妻子不仅能端出富有特色、十分可口的农家菜,还能把几十种花草养得十分水灵,就连院中的凉亭、进门处的洗手池也设计得独具匠心。张在俊说,这些全是他在镇里组织外出考察和回来后用心琢磨改造的。从2014年3月开业至今,“金盟农家乐”年纯收入分别为3万元、6万元、7 万元。这个几年前因妻子生病而债台高筑、愁眉不展的汉子,现在不仅生意火爆,妻子的身体也渐渐康复。 
  充足的游客资源,使当地出产的小黄姜、板栗、茶叶、山野菜、土鸡等农产品售价倍增,桃棵子村民的好日子已经变为现实。今后,随着全镇全域创建国家5A级景区的大势,桃棵子的未来更美好。 
  蒙阴县笊篱坪村:观岱崮地貌 品军工文化 
  沂蒙山区有一种特殊地貌:“岱崮地貌”。远观一个个山头,就如同戴着一顶顶平顶帽似的,当地人管这个平顶叫“崮”。蒙阴县岱崮镇是岱崮地貌的核心区域。 是我国继“丹霞地貌” “张家界地貌” “嶂石岩地貌” “喀斯特地貌”之后的第五大地貌类型。 
  上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期,适应我国当时备战备荒的战略需求,大三线、小三线工程在山多、隐蔽之地建设开来。 
  为更好地保护和开发“岱崮地貌”,并为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保留好那段珍贵的参与三线军工建设的青春记忆,近年来,蒙阴县连续规划实施了两期岱崮地貌旅游景区开发工程,先后投资8亿元建设了上山下乡度假村、“岱崮地貌”地质博物馆、梭子崮崮上草原、户外拓展基地、射击体验中心等景区景点。此外,以著名的“龙须崮暴动”“大崮保卫战”“南北岱崮保卫战”等体现出的爱国主义革命情怀为依托,构筑起了红色革命崮乡游。 
  景点的核心服务区是“上山下乡旅游度假村”,由游客中心、人民公社大食堂、梦里崮乡客房楼、知青宿舍、田园公社、崮乡大舞台等组成,可同时承接1000多人开展乡村游、红色教育游、“三线”军工知青文化游、青少年拓展及夏令营、地质奇观游、研学旅行、养生度假休闲等。 
  细节见文化。晚上入住于此,记者注意到,景区的餐厅壁纸是上世纪70年代的《人民日报》,走廊、房间张贴着人民公社时期的宣传画,宾馆的客房用品统一印有景区的LOGO和上山下乡时的一些宣传口号,附近村庄很多村民在此打工,服务人员不是年轻姑娘而是精干的中年妇女。 
  近年来,岱崮镇将旅游开发与扶贫开发相结合,通过土地置换、流转、租赁等,对周边22户贫困户的闲置土地进行了整合,通过增加财产性收入,解决了这部分年老体弱、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的贫困户脱贫问题。以“吃农家菜、住农家屋、学农家活、享农家乐”为主题的休闲体验游,更是让贫困户在旅游扶贫中大为受益。该县还打响了“崮乡老农”、“岱崮红山羊”、“岱崮红公鸡”等农副产品品牌,作为旅游商品统一包装。 
  笊篱坪78岁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麻水荣患有严重风湿,日常生活由同村的女儿照料。她告诉记者,村里有一百多人在东蒙集团(岱崮旅游景点的投资商之一)打工,每月收入少则1400元,多则3000元,现在不愁吃不愁穿,每天都跟过年一样。”麻水荣说。 
  岱崮镇分管扶贫工作的一位副镇长介绍说,岱崮镇引导龙头企业与52户贫困户签订了帮扶协议,以高于市场价10%的价格收购农副产品,统一包装成旅游特产出售,使贫困户实现了农产品就地增值。 
  在沂蒙山区,群众以无限的创造力,为红色旅游创造出丰富的版本,不只是常山庄,不只是桃棵子,不只是笊篱坪。革命战争年代,他们依山托水,借助地形,以革命的智慧支援战争;脱贫攻坚时代,他们又借优势,巧打牌,与时俱进地改变着自己的命运,描绘着共和国全面小康的画卷。 
  穿越岁月的烟尘,老区人民用自己的巧手,让红色资源这面宝镜光芒再现。沂蒙老区人民的好日子,已经到来。

【上一篇】: 周恩来培训课程

【下一篇】: 古田培训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