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风廉政建设是关乎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课题,也是推动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保障。近年来,安仁紧紧围绕 “五个责任”,精准发力、协同推进,全方位、深层次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为建设 “神农药都、农业强县、制造新区、仁者安仁” 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一、强化领导责任,筑牢从严治党 “桥头堡”。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重要政治任务,牢固树立“不抓党风廉政建设就是严重失职”理念,建立完善反腐败协调领导小组,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机制,形成“书记抓班子、班子带队伍、层层抓落实”的分级、分片、分块负责的工作格局。定期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系统研究和安排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县委书记严格履行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责任,做到部署重要工作、过问重大问题、协调重点环节、督办重要案件,推动党风廉政工作与县委中心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
二、落实教育责任,拧紧廉洁自律 “思想关”。思想教育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基础。县委始终把廉洁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部署、来落实。统筹教育资源,创新教育方式,加强分层分类教育,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书记上党课、党校培训、廉洁承诺等方式,开展常态化的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充分利用轿顶屋、唐天际故居等红色资源,开展革命教育。组织党员干部到廉政教育基地开展“沉浸式”警示教育,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更直观的找准问题所在、形成警示震慑。在基层一线开展“小微权力”运行培训,明确乡镇履职事项清单,防范“蝇贪蚁腐”。注重以纪检宣传引导干部养成廉洁硬作风,2024年在省级以上主流媒体发表党风廉政建设相关文章290余篇,其中“推行机关食堂‘一卡通’,深入治理违规吃喝问题”等8篇典型经验得到《中国纪检监察报》宣传推介。
三、履行监管责任,织密制度约束“铁笼子”。制度建设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保障。完善的制度体系能够规范权力运行,明确党员干部的行为边界,使权力在制度的轨道上有序运行,有效防止权力滥用和腐败现象发生。先后出台《安仁县加强干部作风建设 “七严禁”》《安仁县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打牌赌博 “十条禁令”》《关于进一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 加强纪检监察队伍建设和案件查办工作的十条措施》等文件,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制发《关于进一步做好 “结干亲” 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推动全县 115 个单位 9741 人完成自查自纠,有效整治了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不良行为。针对廉政高风险环节制定“负面清单”“问题清单”,防范领导干部插手干预招投标、违规参与民间借贷等行为。完善“八小时外”监督机制,充分发挥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审计监督、舆论监督的作用,形成监督合力。用好巡视巡察震慑,围绕“四个落实”加强政治监督,在案件查办和问题整改过程中,下发纪检监察建议书,督促完善相关制度,扎实做好巡视巡察“后半篇文章”。
四、抓深督导责任,用好追责问效 “指挥棒”。检查考核是推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落实的重要手段。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全面从严治党考核的重要内容,量化考核指标,通过日常检查考核和年度考核,对责任落实情况进行常态化、全过程把握。注重考核实效,突出重点,既看工作结果,又看工作过程;既看显绩,又看潜绩。强化检查考核结果运用,将其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业绩评定、奖励惩处、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完善责任追究办法,对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不到位、工作不力的,严肃追责问责,通过问责倒逼责任落实。2024年县委书记对12名党风廉政建设履职不力的单位“一把手”进行约谈,形成“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失责必追究”的鲜明导向。
五、践行示范责任,树立廉洁从政 “风向标”。领导干部作为 “关键少数”,言行举止对党风廉政建设具有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县委书记带头落实谈心谈话制度,对乡镇、县直单位“一把手”开展谈心谈话,对新任领导干部逢提必谈。在解决民生问题的过程中,带头认领办理县城五一路、万福路雨污分流等民生实事100余件,督促办理 600 余件。制定《安仁县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十条措施》,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下乡调研轻车简从,带头扫码付费用餐。在生活中,不搞特权、不谋私利、不计得失,自觉净化“社交圈”“朋友圈”“亲友圈”,抵制各种诱惑,以实际行动践行廉洁从政要求,充分展现领导干部良好形象,以优良的党风政风带动社风民风向上向善,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文章来源:红网
【上一篇】: 干货来袭!三门峡渑池县红色教育基地名单
【下一篇】: 走进洛阳抗战纪念馆,接受抗战精神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