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西大井1919”红色教育基地大井小巷风情街,由废旧矿车轮、齿轮、链条等工业元素塑造的“西大井之光”铁艺雕塑映入眼前;斑驳的小礼堂墙面上方,蒸汽机车车头形象让人耳目一新;红色门窗、红色拱门、墙体手绘组成的档案馆,凸显老工业园区的历史文化底蕴……
12月21日,记者实地探访有址可寻、有史可讲、有物可看的红色教育基地,进一步讲好河南故事、奏响河南强音。
据了解,“西大井1919”前身为1919年英商福公司开凿的王封矿,是英福公司在焦作最大的矿井,俗称“西大井”。作为新中国成立后河南省内最大的现代化矿井,共为国家生产优质煤炭4300多万吨,涌现出全国先进集体采三队、“全国劳模”丁百元等一大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为新中国的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这里不仅是‘特别能战斗’精神的发源地,也是中国产业工人‘特别能战斗’的精神标识。”据河南王封全域实业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董事长王保才介绍,1925年,为声援上海工人“五卅”运动,这里进行了大罢工。历时8个月,焦作煤矿工人争取到了每日工作不超过9个半小时、开工后增加30%左右工资等条件,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彰显了工人阶级的强大力量。
上世纪90年代,随着矿井资源枯竭,西大井开始谋求转型发展之路。
秉承着让工业遗存“活”起来、历史文化“亮”起来、红色基因“红”起来的发展理念,明确了“挖掘文化底蕴,打造文旅产业,叫响红色品牌”的发展转型方向,西大井通过“工业遗存+文化创意+城市生活”的有机结合,先后建成“焦作煤矿反帝大罢工纪念馆”“特别能战斗精神续厅”“西大井1919家风家训文化馆”“焦作楷模人物馆”等爱国主义教育现场教学点,完成红色小礼堂、魁星楼文创基地、焦煤双创楼、百年王封档案楼等工程和青年人才公寓、王封景秀、时间的状态等项目。
随着基地建设的逐步推进,“西大井1919”成为煤矿转型的成功实践者,已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先后入选第五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和全国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被命名为全国煤炭行红色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首批河南省职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自运营以来,共接待游客和党员干部、青少年学生近200万人次,成为河南省乃至全国各地党员干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广大青少年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来源:大象新闻
【上一篇】: 晋中这17个红色教育基地每一个都值得参观打卡,看看你都去过哪一个
【下一篇】: 走进吕梁红色教育基地,感悟伟大的吕梁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