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沟革命烈士陵园坐落于河南省确山县,始建于1958年,占地188亩,由张爱萍题写园名。1986年动工修建竹沟革命纪念碑,1987年4月落成,时任国家主席李先念亲笔题写碑名。纪念碑高22.8米,造型新颖,雄伟挺拔,象征着革命先烈的高大身躯,激励着中原儿女奋发崛起,再铸辉煌。纪念碑底座正面刻有《竹沟革命纪念碑》,全文如下:
确山竹沟是我党民主革命时期的一块重要根据地,具有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
一九二六年,这里就建立了党的组织,点燃了革命的火焰。土地革命战争后期,以张星江、王国华等同志为首的鄂豫边省委创建了红军游击队,领导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抗日战争爆发后,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第八团队。一九三八年二月,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派彭雪枫同志来竹沟主持工作。三月,第八团队开赴抗日前线,设留守处在竹沟继续坚持斗争。六月,中共河南省委由开封迁到这里,并相继建立竹沟地委和县委。省委负责同志朱理治,陈少敏等先后来此工作,使竹沟成为河南人民抗日战争的指挥中心。
一九三八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成立以刘少奇为书记的中共中央中原局,长江以北的河南、湖北、安徽、江苏地区党的工作概归中原局领导。刘少奇、李先念等同志从延安先后来到竹沟。中原局坚决贯彻执行了党中央、毛泽东同志的正确路线、方针和政策,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放手发动群众,壮大自己力量,积极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很快打开了河南、湖北、安徽、江苏地区敌后抗日斗争的新局面,使竹沟成为我党在中原地区发展的重要阵地和战略支撑点。
竹沟又是中原地区的革命摇篮。我党在这里通过举办党训班和教导队等形式,培养了大批党、政、军干部和其它骨干力量。新四军二师一部、四师和五师的基干部队,都是从这里出发,汇合各地党所领导的武装力量而发展壮大起来的。
竹沟的重大革命作用,使国民党反动派极端仇恨,一九三九年十一月十一日,国民党反动势力以重兵袭击竹沟,我军民奋起反击,终因敌众我寡,被迫撤离。敌人惨杀我军民二百余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确山惨案”。惨案发生后,党中央和全国抗日军民表示极大的义愤,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彭德怀、张云逸、彭雪枫等同志纷纷发表演讲和通电,严厉谴责国民党顽固派的罪恶行径。此后,竹沟地区的军民在我党领导下继续顽强地坚持斗争,直到取得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
青山巍巍,绿水汤汤。在竹沟战斗过的许多革命前辈、革命先烈和志士仁人,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前仆后继,英勇奋斗,建树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他们犹如一座丰碑,永远屹立在人们的心中,鼓舞和激励我们为着光辉的未来而前进。
中国共产党河南省委员会
河南省人民政府
公元一九八五年六月七日
碑文回顾了竹沟从最初建立的基层组织到成为一块重要根据地的光荣斗争历程,肯定了竹沟作为中原地区革命摇篮的重要作用,表达了对在这片土地上创立事业、慷慨捐躯的英雄先烈的深切缅怀,读来心潮澎湃,令人动容。
(一)
大革命时期,中共河南党组织为配合国民革命军北伐,成立中共驻马店特支,归豫区委直接领导。1927年4月,由上海大学返乡学生张家铎任书记,与部分党团员共同领导发起农民运动,首次解放了确山县城,建立了确山县临时治安委员会。随后,中共竹沟党小组负责人李畔林、赵子乐等率领竹沟、石滚河一带3000多民众参加了暴动,并建立了竹沟地区第一个党支部,从此播下革命的火种。
1933年7月15日,国民党军第四十四师肖之楚部对确山北区的13个村进行“围剿”,掠夺财物,滥杀无辜,制造灾祸。1934年春,全省党组织遭敌人极大破坏,确山县几乎不存在一个完整的党支部,大批革命骨干或被投入监狱,或被杀害。1936年1月,经历一段异常艰难的岁月后,鄂豫边区省委决定重建并发展党的组织,创建红军游击队,开辟以竹沟为中心的鄂豫边区根据地,为继续革命奠定基础。
(二)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国共两党实行第二次合作。在这种形势下,1938年2月,彭雪枫被任命为河南省委军事部部长,并到竹沟主持工作。彭雪枫首先对集合后的新四军第四支队第八团队进行了思想上、军事上的全面整训。此间,收编了安可祥、段永祥两股具有革命倾向的地方武装。至此,第八团兵力迅速壮大到1300多人,成为新四军第四支队中阵容较强的战斗队。1938年3月,在信阳邢集誓师后,第八团开赴皖东抗日前线,在江淮之间掀起了抗日斗争的高潮。第八团东征后,为妥善安排伤病员、家属,处理交通联络等事宜,经国民党当局批准,在竹沟设立了留守处,开办军政教导大队培训党政干部。1938年5月中旬,徐州失守,中共河南省委由开封迁驻竹沟,很快使竹沟成为河南抗战的领导中心。
(三)
1938年11月,为贯彻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确立的“巩固华北,发展华中”的战略方针,中央决定在竹沟设立以刘少奇为书记的中共中央中原局,指导长江以北河南、湖北、安徽、江苏地区党的工作。刘少奇坚持党中央和毛泽东的正确路线、方针和政策,卓有成效地开展统战工作,大力发展武装,重视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很快使竹沟成为我党在中原地区发展的重要阵地和战略支撑点,被誉为“小延安”。
由于竹沟在革命斗争中的重大作用,激起国民党顽固派的仇恨。1939年11月11日,国民党顽固派纠集确山、信阳、泌阳三县的重兵突袭竹沟,杀害抗日军民200余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竹沟惨案”(又称“确山惨案”)。此后,竹沟地区军民在党的领导下继续坚持斗争,直至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革命时期,刘少奇、李先念、王震、王首道、王恩茂、方毅、张劲夫、张爱萍、张震、徐海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战斗工作生活过,无数革命英烈为党和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文章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上一篇】: 兰考焦裕禄红色教育基地主题教育活动方案,满满的干货
【下一篇】: 济源红色教育基地主题党日活动常走路线,想去打卡的点击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