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思政教育改革提升指明了方向。高校应立足红色热土、发挥红色优势、释放红色动能,助推思政教育改革创新。
价值引领:用红色文化为思政教育奠基定向
以红色文化厚植理想信念。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强调,“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这一时期心智逐渐健全,思维进入最活跃状态,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以红色文化引领学生成长,须把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贯穿立德树人全过程,引导学生“比学习、比贡献”,用红色文化中蕴含的先进思想影响学生、道德规范教育学生、英雄人物感染学生。
以红色文化奠基校园文化。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重要论述,高校要站在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高度,重视自身的红色历史文化,深挖其中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把红色校史校训的精神内涵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学风、教风、校风建设中,融入物质、制度、精神等各方面,让校园文化变得有血有肉。
以红色文化滋养师生心灵。把红色阵地建设好,把红色故事宣讲好,把红色品牌塑造好,高站位确立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构建心理健康育人体系,以红色文化凝聚育人力量和智慧,让红色文化滋养师生心田。
内容交融: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教育教学
把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程体系。设置红色文化选修课程、必修课程以及活动课程,提升红色文化的鲜明属性。把红色文化全面融入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各环节,形成“红色”思政课程体系。
把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程资源。立足教学内容,在教材、教案、教学课件、教学资源等方面灵活融入红色文化,积极进行资源开发,运用多种表现形式再现红色文化中的经典情景,鼓励支持学生将教学内容和红色文化故事相结合,拍摄系列微宣讲视频,在课程资源的搜集、整理、开发中实现红色精神渗透。
把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日常教育。构建日常思政、课程思政、网络思政三大工程,开展红色文化主题活动,让学生们在观红色电影、听红色演讲、唱红色歌曲中强信念、感党恩、跟党走,推进“主渠道与主阵地、课内与课外”结合,实现红色文化与思政教育的完美融合。
动力供给:以红色文化驱动思政教育改革创新
搭建“共建共享”的红色文化育人平台。利用学校优质资源组建校级“红色教育”阵地,支持师生共建共享文化墙、服务廊、专题馆等。鼓励校企合作、校地合作,共建红色育人平台,打造“校、企、地”红色服务链,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
拓展“虚实结合”的红色文化育人渠道。将VR技术引入思政课研修实践,建设虚拟现实教学资源,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突破传统教学模式,让思政教育全时空、立体化。学生化身战士“亲历”荆棘载途与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深刻体会革命先烈浴血奋战的伟大精神,突显以学生为中心、体验为中心的特点,有效解决思政课实践教学组织难的问题,实现科技赋能教育、技术助力思政。
创新“理实一体”的红色文化育人机制。将思政小课堂与实践大课堂有机结合,在思政理论课开展红色文化专题实践研修,推动微宣讲,组织“师生同上一堂思政课”,开展“讲红色故事 传承革命文化”全国直播活动等,让思政教师由“主演”变“导演”、学生由“受众”变“主角”,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红色文化在思政课堂“活”起来,形成理实一体、师生共进的思政教育格局。
来源:华声在线
【上一篇】: 延安红色教育基地红色学习培训方案,请注意查收一下!
【下一篇】: 追寻红色足迹,不能错过嘉兴的这9个红色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