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红旗渠红色教育基地咨询热线:13303715399(师老师),安阳红旗渠红色教育基地依托林州红旗渠红色教育资源,为更多的培训学员讲述曾经那段让人记忆犹新的往事,也为更多的人传递着红旗渠人一脉相传的奋斗精神。每年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单位团体来安阳红旗渠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红色教育实践活动,接受红色教育,体悟红旗渠精神。
在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后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就带队到陕西延安、河南安阳等地考察,并再次来到红旗渠,发出了“红旗渠很有教育意义,大家都应该来看看”的号召。
上世纪60年代,正是新中国遭遇三年自然灾害的极度困难时期,饱受严重干旱缺水之苦的林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林县(今河南林州)杨贵书记下定决心,“宁可苦干,绝不苦熬”,势必要劈开挡住漳河水的太行山,引漳入林,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红旗渠工程于1960年2月动工,至1969年7月支渠配套工程全面完成,历时近十年。该工程共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达2225万立方米,干渠支渠分布全市乡镇。据计算,如把这些土石垒筑成高2米,宽3米的墙,可纵贯祖国南北,绕行北京,把广州与哈尔滨连接起来。勤劳勇敢的十万林州人民,苦战十个春秋,仅仅靠着一锤、一铲、两只手,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成了这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结束了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从根本上解决了全县人民的吃水问题,使54万亩“土薄石厚”的贫瘠农田有史以来得到了有效灌溉。“一渠绕群山,精神动天下”。红旗渠宛如一条蓝色玉带,蜿蜒曲折,流淌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之中,红旗渠是中华民族的插在太行之巅的一面精神之旗。修渠过程中孕育形成“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激励着我们一代代人。
安阳红旗渠红色教育基地是感悟体验红旗渠精神的重要场所,让您身临其境,体验当年的修渠岁月,在历史与现实的辉映中提升自我。当你行走在太行山间时候,一眼望去,那缠绕于太行山腰间的红旗渠,你将为林州人民那不畏天地的英雄气概所感动,不向命运低头的潇洒气度所折服。
红旗渠红色教育培训基地现场教学参观红旗渠纪念馆,红旗渠纪念馆是收藏、研究、展示、传承红旗渠历史的一座展馆,建筑面积6300平方米,展厅通过“千年旱魔、红旗引领、太行丰碑、山河巨变、精神永恒”五个部分回顾当年的修渠历程,使人们深刻感悟红旗渠精神,不忘艰难困苦,不负使命重托。
体验式教学走进红旗渠青年洞,青年洞是以红旗渠的代表性工程,以太行山为依托的融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为一体的综合性景区,是红旗渠艰苦奋斗精神的实景体验场所。登临青年洞红飘带廊桥,可俯看三省风光、漳河奇观。行走在不足两米宽的渠墙上,向前看不见头,向后看不尾,抬头是陡立的峭壁,俯首是数丈高的悬崖。不经意间,已与英雄擦肩而过,号角嘹亮、踏遍青山、推独轮车等修渠英雄的形象已凝固为雕像,融入太行红岩。蓦然抬头,青年洞就在眼前,这里昭示青春,也展示巍峨。“铁姑娘打钎”、“凌空除险”现场表演,怀旧,惊险,与英雄再次握手,进行一次心灵的交流,浮躁的心情也会变得寂静。
实景演出教学模式《又见红旗渠》实景演出通过“缺水”“盼水”“引水”“通水”的场景演绎,以及再现抡锤打钎,凌空除险等工作方式,让学员在观看的过程中穿越历史,回到那个激情燃烧的修渠岁月。
红旗渠精神红色教育基地设置有推独轮车、抡开山锤、抬太行石等体验活动,还原当年修渠时战天斗地的情景,通过实践教学,让学员感受当年修渠民工的刚毅和艰辛,更为深刻的体验林县人民不怕苦难、战天斗地的创业精神。
欢迎各个参训单位跟着红色传承教育一起走进安阳红旗渠红色教育基地,体悟红旗渠精神,我们会根据参训单位的主题,人数,天数,预算等量身定制培训方案,培训时长为1-7天不等,具体根据参训单位的需求调整。
【上一篇】: 省委常委集体赴河南省安阳市红旗渠学习考察
【下一篇】: 一见·三句话,读懂总书记考察殷墟遗址的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