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列子著作《列子·汤问》中的一篇文章)
【白话文】
上古时候,北山有个老头,名叫“愚公”。他家门前,有两座大山,一座叫太行山,一座叫王屋山。他觉得这两座大山挡住了他家的出路,出入很不方便。
愚公九十岁的时候,把子孙们叫到面前,同大家商量,想把这两座大山移走。子孙们听了,都同意他的想法。大家说:“这两座大山,挡在咱家门前,行路很不方便,应该把它移走。”
愚公的老伴听了这件事心里有点怀疑,他对愚公说:“你想搬走这两架大山,那可不是件容易的事。要知道,你已经是九十岁的人了,不能劳动了,别说是这两架大山,恐怕连邻家魁父门前那个土堆也搬不走。” 愚公听了老伴的话,觉得很不服气,他说:“我虽然老了,不能动了,咱们还有儿子、孙子。山是不会再增高了,咱们一辈接一辈去挖山,挖一点就会少一点,挖的时间长了,怎么不能把山搬走?”
老伴说:“你挖下的土和石头,往哪里堆呢?”
愚公说:“倒到渤海湾去。”
儿子、孙子们都同意愚公的想法,于是,就照着他的指点行动起来。一家人不管老小都去挖山,挖下的土和石头,用担子挑到渤海湾去倒。这两座山在上党南部黄河附近,从这里到渤海湾去,来往一趟要走半年,因此往往是穿着棉衣去,换上单衣回来。他们一家这样不停地干,感动了沿途许多人。邻居京城氏有个七八岁的孩子,才刚到换牙时候,便很懂事。他看到愚公一家挖山开路,觉得这是好事,自己也跑去帮忙。邻村有许多人也跑去帮忙,帮助愚公搬山的人越来越多,渐渐形成了一支搬山队伍。
对于愚公移山的事,有的人支持,有的人就觉得可笑。其中河曲有一个老头,名叫“智叟”,他看到愚公这样做,就嘲笑着说:“老头子,你这样做太可笑了。你已经风烛残年,无四两力气,还移什么山呢?你挖走的那些土石,还不及山上的一根毫毛。这么大两座山,你怎么能把它移走呢?”
愚公长长叹息一声,说:“你不要看不起人,你以为我老了,没几两力气,可我精神不老,你这样说我觉得还不如京城氏那个七八岁的孩子,你要知道虽然我会死去,但是还有儿子在,儿子又要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而这山是不会再增高了,只要我们子子孙孙一直挖下去,怎么会挖不走呢?”
智叟听了愚公这番话,摇摇头走了。愚公有决心,有恒心,移山意志不变,带领全家老少,日夜搬山不止。他这种行动,不但感动了大地上的男女老幼,而且也感动了上帝。一天,一个天神握着一条大蛇,浮在云端。他看到地上的愚公,虽已年迈,却带着浩浩荡荡的人群辛勤移山。对于此事,他大为震惊,回到天上,报告给天帝。天帝听了此事,也觉得惊奇。于是派了夸娥氏的两个儿子,下凡帮助愚公移山。这两个神仙来到人间,把一座山背到朔东,一座山背到雍南。这两座山原来是连在一起的,从此一南一北分开了。愚公移山的理想终于实现了。
河南红色传承教育咨询研究院,是一所面向全国开展的革命传统教育培训,增强党性党纪,引导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树立理想信念、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永葆革命本色的专业红色教育培训机构。联系电话:13303715399
相关阅读推荐: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
------ 责任编辑:红色教育03
版权所有http://www.hsccjy.com(河南红色传承教育培训中心)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习近平视察济南军区:努力建设全面过硬战略预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