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03月29日
咨询热线:133-0371-5399 132-1323-6000 网站地图

现场教学

更新时间

更新日期

2019-03-08

在线报名

竹山县南水北调-情水相牵暖秦巴

2019-03-08浏览量:3810发布者:十堰日报

  

                                 T06_3.jpg


地处鄂西北山地、北属武当山、南属大巴山的竹山县,拥山抱水、襟江带汉,为四达之地。走进竹山县,入眼的是一幅层峦叠嶂、山色如黛、水如盘龙、美不胜收的山水画卷。长久以来,一代又一代竹山人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叠波涌浪,不断奏就城市发展蝶变的铿锵乐章。

2014年,随着南水北调这项世纪宏伟工程的正式通水,竹山县抢抓两地对口协作机遇,科学利用协作资金,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跨越千山万水,与北京市石景山区深入对接,心手相牵,再次奏响一曲合作共进、互利共赢的奋进乐章。

项目建设是撬动经济快速发展的杠杆。在北京十堰对口协作5周年之际,竹山县对口协作项目发展得如何?近日,记者首先驱车来到该县的通济沟工业园,只见宽阔整洁的柏油马路纵横交错,一排排标准化现代厂房巍然耸立,一个高端现代的智能产业园跃然眼前。

工业园区建设对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14年,为大力发展园区经济,竹山县统筹使用1400万元对口协作资金,用于通济沟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新建道路、排污管网、绿化带等,不断优化园区环境。如今,深圳市美博星智能电子有限公司(湖北云竹集团)、湖北欧盛科技公司等一批智能终端企业已成功入驻。

占地100余亩的湖北云竹集团是以手机整机、机器人、行车记录仪、定位手表、执法记录仪等智能终端产品,以及液晶显示技术、数控电机和研发实验室为主要内容的生产企业,集团由一个总部和9家工厂构成,产品远销东南亚、中东、南美和非洲。据介绍,湖北云竹集团电子产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完全建成投产后每年用工量在2500人左右,该企业的成功入驻将极大地解决竹山县劳动力就业问题,让广大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同时,在该园入驻的湖北金草堂药业有限公司,2017年实现产值近3000万元,带动300余人成功就业。湖北欧盛科技公司每月能生产智能手表40万块、手机显示屏400万片、行车记录仪1万台,月产值达到1000万元。

目前,通济沟工业园共吸引了9家智能终端产品制造公司,初步形成了“1+9”智能终端产品产业集群。未来,通济沟工业园可实现智能机器人、行车记录仪、执法记录仪等产品的生产,完成相关产品的全产业链自主配套,形成年产1200万台智能终端产品的能力,“智能制造+物联网”产业链的垂直整合生产基地将在这里形成。

2015年10月,由北京农科院、竹山县发改局对口帮扶的双河口、东河两村共引进1000余株文玩核桃苗,正式建立了文玩核桃苗圃基地。此举既保护了生态,又为当地百姓增加了致富门路。近日,记者走进双河口村看到,移栽的文玩核桃苗已初步长成,一两年间便可以挂满“金果果”,这个被誉为全县贫困面最大、条件最差的偏远山村,即将完成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蝶变。

这只是竹山县抢抓对口协作机遇,大力发展生态产业的一个缩影。竹山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江汉平原重要生态屏障,因为担当着一库净水永续北送的特殊使命,如何在修生态、保水质的前提下,实现经济的发展、民生的改善是该县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为真正把绿水青山转化成金山银山,该县充分利用协作资金,大力扶持生态产业发展。

2015年,该县使用对口协作资金900万元,用于鱼岭生态循环产业园园区道路、排污管网、绿化带等基础设施建设。使用对口协作资金200万元,新建中药材示范基地1000亩。

2016年,该县使用对口协作资金700万元,在官渡镇、柳林乡、双台乡等乡镇新建中药材基地2000亩,并培植了湖北金九堂生物医药科技公司、湖北妙莲天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湖北五柳源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3家龙头企业,通过“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带动4500多农户脱贫致富。同时使用对口协作资金400万元,新建食用菌大棚300亩,打造竹山食用菌基地,并成功引进湖北裕源食品公司等两家龙头企业。

“葡萄园150亩,苗木园200亩,农光互补园150亩,茶园500亩,烟叶园100亩……”近日,在走访擂鼓镇枣园村产业发展时,面对记者,该村负责人如数家珍,言语间难掩兴奋。村民脸上更是乐开了花,他们迫不及待地告诉记者:“我们前两天才分了红!”

走在枣园村的村道上,放眼望去,一片片成熟的生态产业园绵延不绝,载着全村百姓的希望,焕发出生机勃勃的光芒。村庄的河道沿线、公路两旁、村组居民点等,则是一片干净整洁、井然有序的景象。

是什么让一个原本偏远落后的山村,在短短几年时间变成干净整洁、产业连片、具有蓬勃生机的魅力新村?对于这个问题,枣园村负责人自信地给出了肯定的答案:“对口协作精准扶贫示范村项目。”

据了解,竹山县抓住对口协作促民生契机,将美丽乡村建设与打造对口协作精准扶贫示范村巧妙结合,科学使用对口协作资金,按照“规划先行、项目带动、整体推进、打造精品”的思路,突出村镇体系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园区基础建设、精神文明创建和体制创新五大重点,科学制定规划,实施连片治理,着力改善农村环境,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厚植绿色发展优势,全力打造对口协作精准扶贫示范村品牌。

擂鼓镇枣园村正是该县打造的对口协作精准扶贫示范村之一。近年来,该县使用对口协作资金,统筹规划布局,全面推进枣园村农村环境整治,持续推进生态建设,着力打造美丽家园,突出生态特色,实行产业兴村,使枣园村旧貌换新颜。

如今的枣园村,不仅村和人美,也凝聚起强大的内生力量,村民们通过土地流转金、打工薪金、分红股金、特色种养奖金等,户均实现增收4000元/年,全村迸发出巨大的发展热情。

今年,竹山县正在精心组织实施文峰乡太和村建设规划,又一个对口帮扶精准扶贫示范村正逐步形成。

以水结缘,南北情深。2014年,在全市对口协作的大背景下,竹山县和北京市石景山区也因此结成“亲家”。2014年5月15日,竹山和石景山签订了友好合作关系框架协议。根据协议,“两山”将建立信息互动平台和互访交流机制,开展课题调研活动,推进企业交流,扩大民间交流,加强优势资源合作,开展经济贸易往来。5年来,两地从政务到教育、从卫生到人才,对口协作全面开花。

政务对接成功互访。2014年4月24日,随着竹山县长龚举海到石景山参加两地第一次对口协作交流会,拉开了两地对口协作的大幕。随后,竹山县委、县政府多次组团赴石景山衔接对口协作工作,推介竹山优势资源,广泛寻求商贸合作,石景山也多次组团到竹山县互动指导。5年来,两地党政考察团互访累计达40余次,在人才、项目、商贸等流域建立了亲密的合作关系,为对口协作深入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人才对接成功互应。对口协作以来,两地先后互派4名干部挂职,竹山县共选派23名党政干部到石景山区参加交流培训,竹山县人民医院、疾控中心选派多名医务人员参加“南水北调对口协作京鄂医疗卫生骨干培训班”,竹山一中、茂华中学等累计选派55名骨干教师到石景山跟岗学习党政干部、专技人员培训交流,增强了业务素质,提升了发展能力,取得了显著成效。

商务对接成功互动。竹山县与石景山区对口协作启动以来,坚持以水源结亲缘,用交流促发展。2015年以来,竹山县与北京八大处公园管理处携手,先后举办两届“八大处中国园林茶文化节暨湖北竹山茶文化周”活动,通过开展新闻发布会、现场制茶叶、地域文艺表演、绿松石展销、书法名家交流等活动,有效推介了竹山优势资源,展示了地域特色文化,推动了竹山特色产品走出大山、走进京城。竹山县先后与首创集团、中盈公司达成投资协议,促成了北京中食集团、北京盛世投资公司等企业来竹山考察;与北京工美集团签订了一系列关于绿松石的合作协议。竹山金九堂生物医药科技公司、上庸山珍专业合作社等与北京永辉超市签订产品供销合同,实现了农超对接、产品直达。据统计,截至2017年底,竹山农特产品累计在北京销售额达60万元。

一水相牵情相连。两地协作,搭起的不仅是经济社会交流的“金桥”,更是两地人民沟通的“心桥”,在两地人民深厚情谊的延展下,竹山与石景山的协作之路亦越走越宽。

竹山县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他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及市对口协作办总体思路,立足产业合作、项目建设、水质保护、基金引导、对外宣传5个方面,创新“1+4”协作模式,全面推进教育、卫生、旅游及园区、劳务领域合作,深入推进乡镇部门之间的交流。以农超对接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市场协作,加快推进招商项目的衔接和落地及干部人才挂职、培训,广泛宣传,营造氛围,让一江清水永系“两山”深情。


【上一篇】: 移民丰碑

【下一篇】: 南水北调穿越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