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04月24日
咨询热线:133-0371-5399 132-1323-6000 网站地图

精神解读

更新时间

更新日期

2019-01-29

在线报名

民族精神的传承和时代精神的熔铸 ——南水北调精神初探

2019-01-29浏览量:6186发布者:吕挺琳

  

南水北调是实现我国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重大战略性工程,它对缓解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保障供水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均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生、民心工程。自1952年毛泽东同志提出南水北调的宏伟构想以来,南水北调工程经历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前期论证,从2002年开工建设,到中线一期工程2014年建成通水,南水北调工程取得了重大阶段性胜利,圆了我国人民半个多世纪的调水梦想。伟大的工程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工程,这种伟大的精神就是南水北调精神。南水北调精神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精神的内涵,是民族精神的传承和时代精神的熔铸,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动力。

        一、南水北调精神的内涵

        南水北调精神概括起来就是:人民至上、协作共享的国家精神,艰苦奋斗、创新求精的工程建设精神,顾全大局、爱国奉献的移民精神,忠诚担当、攻坚克难的移民工作精神。

        1.人民至上、协作共享的国家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秉持“人民至上”的理念,并将其贯穿于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主旨主线。“人民至上”体现着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彰显着一切为了人民的本质要求,贯穿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决策、论证、规划、建设的全过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东岸的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陶岔引水,经长江流域、黄河淮河流域开挖水渠,通过隧道穿越黄河,沿京广线北上,其中一支注入北京颐和园团城湖,并入北京城市供水系统,另一支进入天津市,干渠全长1432公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供水大大缓解了河南、河北、北京、天津4省市沿线18座大中城市的生产生活用水短缺的局面。这一工程历经50年论证,50年建设,总投资5000亿元,从最初设想到一步步实现,无不体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人民至上”的情怀。同时,它又是大国集中力量办大事,协作共享的国家精神的集中体现。南水北调工程是特大型复杂工程,是多学科、跨地区、宽领域团结合作的典范,它离不开党中央、国务院的统筹协调,也离不开各地区、各部门的通力协作。在丹江口水库初期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河南、湖北两省所属的南阳、襄阳、荆州3个地市17个县的10余万工程建设人员为大坝建设团结协作、攻坚克难,奉献了青春和热血,付出了努力和牺牲。

        2.艰苦奋斗、创新求精的工程建设精神。从1958年到1973年,湖北、河南两省10余万工程建设人员汇集丹江口水库开展工程建设,他们克服施工条件艰苦、环境恶劣的困难,高喊着“丹江不北流,誓死不回头”的口号,自带口粮铺盖,“喝的是泥巴水,吃的是红薯干,点的是煤油灯,住的是油毛毡”,风餐露宿、肩挑手扛、战天斗地、顽强拼搏。开挖基坑缺风钻,就用人工凿炮眼;没有电铲,就用手镐一点点挖;没有汽车,就用人抬肩扛。为保证工程进展,他们采用三班倒的方法,顶风冒雪,不分昼夜;为了保证积水排泄,他们站在冰冷的河水里挖沟排水,有的手被磨出血泡,有的脚被石头砸伤割破,有的甚至被冻病冻伤。有的夫妻并肩,有的兄弟同行,有的祖孙三代一起上。从开工到截流,丹江口水库工程只用了不到16个月的时间。丹江口水库蓄水运行30多年,经历过几次大洪水考验,丹江口大坝安如磐石。2003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线开工后,丹江口水库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面临许多世界级的重大难题。丹江口大坝要在原坝的基础上“穿衣戴帽”,坝顶由原来的162米加高到176.6米,新老混凝土接合史无前例;南阳卧龙区靳岗的膨胀土被世界公认为“工程癌症”;南阳方城县垭口工程面临着高渗水地层、淤泥带、流沙层、硬岩地质层等复杂的地质结构,被认为是整个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施工难度最大的标段;郑州荥阳市的穿黄工程是整个工程的咽喉,是人类历史上最宏大的穿越大江大河工程。工程设计人员、技术及施工人员不畏困难,迎难而上,以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以科学为依据,以创新为动力,以求精为目标,精心设计、精心施工,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新装备在工程中得以大量运用,并且在工程中积极开展创新,共完成专用技术标准13项,申请并获得国家专利10余项,保证了工程的质量和速度。

        3.顾全大局、爱国奉献的移民精神。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在移民搬迁过程中,移民舍弃小我,牺牲自己的利益,以大局为重,为国分忧。1958年,丹江口水库初期工程兴建时,淹没南阳淅川县362平方公里的土地,占当时全县总面积的14.6%;淹没耕地28.5万余亩,占当时全县总耕地面积的55%。动迁移民20.2万人,其中县内自安12.6万人,动迁人口占库区搬迁总人口的一半以上,历时20年时间,分6批前往青海、湖北、河南3省7县市。2003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线开工后,淅川又新添淹没土地14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3.1万亩,水库周边的肥沃良田几乎淹没殆尽,搬迁安置移民16.5万人,这在中国水利工程移民安置史上是少有的。南水北调工程是国家、民族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所在,是全国的大局所在。为了顾全国家整体利益,为了让更多的城市、更多的人民喝上用上干净清澈的丹江水,广大库区移民毅然决然地抛家舍业,别土离乡,南阳库区移民常说的一句“舍小家、为国家”诠释了所有的爱国情怀。这种爱国精神,充分体现了移民群众以国家、民族大局为重,甘愿牺牲奉献的宽广胸怀,体现了以地区、家庭、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的高度政治觉悟和舍家报国的高尚情操,丰富了爱国主义的精神内涵,反映了爱国主义的时代特色。爱国主义是南水北调精神的灵魂,是完成南阳丹江口库区移民搬迁任务的强大精神动力。

        4.忠诚担当、攻坚克难的移民工作精神。移民搬迁号称“天下第一难”,对于南阳丹江口库区移民工作来说是难上加难。南水北调工程给南阳带来了三个史无前例。一是搬迁规模史无前例。丹江口库区移民超过黄河小浪底库区移民最多的新安县,也超过长江三峡移民最多的重庆万县市(今万州区)。二是搬迁强度史无前例。长江三峡移民用时18年,小浪底移民用时13年,而16.5万人的南阳库区移民工作,河南省委、省政府要求“四年任务,两年完成”,两年内平均每天都要搬走近300人。事实上,在搬迁高峰期,南阳市达到一天完成7个批次近6000人的搬迁任务。三是移民搬迁难度史无前例。50年漫长的移民史留下的各种问题,都要在两年内集中爆发,都要在两年内集中解决。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广大移民干部怀着对党和国家无限的忠诚,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强烈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迎难而上、勇挑重担、顽强拼搏,“白+黑”“5+2”连续作战,向党中央、国务院和河南省委、省政府交出了一份出彩的“南阳答卷”,创造了世界水利史上的移民奇迹。可以自豪地说,他们是南水北调的先锋,是共和国的脊梁,是移民群众的公仆,是河南干部的榜样。

        二、南水北调精神的成因

        南水北调精神有其深厚的历史渊源、文化基础和时代背景。它植根于楚地,发展于中原,形成于当下;它汲取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养分,在包括楚文化、中原文化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润下,在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过程中逐渐形成,并凝结成新时代的精神音符,成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精神标志。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培育了南水北调精神。团结协作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倡导的“和为贵”“尚仁爱”思想就是主张人人同心协力,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丹江口水库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中,南阳淅川县人民为了这项利国惠民的国家工程,在征地、拆迁、安置、重建等一系列重大事件上,重情义、讲谦让、顾大局、能奉献,保证了工程建设顺利实施,体现出南阳人民的宽阔胸怀和优秀文化品格。

        2.南阳厚重的革命历史血脉和红色基因滋养了南水北调精神。南阳地处中原腹地,突出的战略地位使南阳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南阳是中原战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先后建立过鄂豫陕根据地、豫西抗日民主根据地、豫西解放区,进行过西峡口战役、中原突围、宛东战役等重要战役。南阳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见证了党领导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与解放的伟大斗争历程。崇高的革命信仰,就如同源远流长的丹江水,无声无息地滋养着丹江儿女的心田。厚重的革命历史,为南水北调精神的形成提供了最好的营养剂。

        3.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各种精神传承引领了南水北调精神。南水北调精神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与大庆精神、红旗渠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一脉相承,是中华民族继承和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新成果,是在新的历史实践中树立起来的伟大精神丰碑。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的过程,也是工程建设者们探索未知的过程。他们在未知的挑战和风险面前敢于创新、奋力开拓,出了一条突破常规的创新之路,充分彰显了工程建设者们大胆探索、勇于实践的胆略和气魄,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示了当代共产党人敢闯敢干、创新担当的时代精神,对南水北调精神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4.南水北调工程和移民迁安伟大实践中血与火的考验铸就了南水北调精神。为了让京津人民尽快喝上丹江水,河南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决定移民迁安“四年任务,两年完成”。作为河南唯一的移民迁出县,南阳淅川县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此次移民搬迁规模和强度,在中华民族乃至世界水利移民史上无出其右。南阳淅川县共需移民16.5万人,涉及11个乡镇、168个村、1312个组,除1.9万人安置在本县外,其余14.6万人都需要安置在省内外10多个县市区。南阳市委、市政府迅速反应,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任政委、市长任指挥长的高规格移民安置指挥部,市四大班子领导分包移民迁安县市区,市直32个局委对口帮扶、包乡联村,各有关县市区勇于担当、全民参与。各级领导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一场波澜壮阔的历史大迁徙迅速拉开战幕。从2009年11月到2011年11月,历时两年时间,南水北调中线丹江口库区16.5万移民集中搬迁任务全部顺利完成。

        三、南水北调精神的时代价值

        南水北调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南水北调工程这项伟大实践中的生动体现,是我们的伟大精神财富。当前,大力弘扬南水北调精神,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巨大的时代价值。

        1.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需要弘扬南水北调精神。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弘扬南水北调精神,就是要在全社会弘扬广大干部移民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倡导他们舍小家顾大家、舍个体顾整体的精神,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认识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广大人民群众自觉维护党和国家利益,把个人的利益融入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中去,把个人的发展融入全社会的整体发展中去,把个人的奋斗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去,振奋精神、同心同德、锐意进取,始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2.牢固树立党的宗旨观念,克服脱离群众危险,需要弘扬南水北调精神。南水北调移民迁安的伟大实践,展现出一幅新时期党和人民鱼水相依的动人画卷。这幅画卷仿佛让我们重新回到那炮火纷飞的战争年代,回到我们共产党人为了劳苦大众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岁月。在这幅画卷中,党员干部襟怀坦荡、负重拼搏、任劳任怨、勇于担当,视移民为亲人,想其所想,急其所急,帮其所需,始终把移民利益放在首位。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广大库区移民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主动配合搬迁,展现出以大局为重、舍小家为大家的高尚情操和爱国情怀。在南阳移民搬迁中形成的新型党群关系,已成为新时期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生动教材。要通过大力弘扬南水北调精神,来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实际工作中真正把广大人民群众视为自己的亲人,坚持工作重心下移,真正做到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

        3.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弘扬南水北调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贵在“知行合一”。南水北调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的大合唱,也折射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道德光辉,这些精神和品质都集中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南水北调精神,把移民迁安过程中涌现出的大批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作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教材,叫响南水北调精神品牌,有利于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认同和自觉践行。

        4.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弘扬南水北调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坚持中国道路,就是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办大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优势,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快速建成通水,就是这一优势的集中体现。在建设南水北调工程的过程中,广大干部群众万众一心、步调一致,显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巨大感召力。国家为民族谋求长远利益,人民为国家乐于牺牲奉献,这就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国家与人民利益关系的最好诠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孕育和催生的南水北调精神,是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热爱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充分体现,是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成功典范。让我们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积极行动、团结奋进、开拓进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相关阅读推荐:

中共中央印发《2018-2022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1

中共中央印发《2018-2022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2

关于印发《中央和国家机关培训费管理办法》的通知

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发布(附全名单)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

------ 责任编辑:红色教育03

版权所有http://www.hsccjy.com(河南红色传承教育培训中心)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弘扬愚公移山精神 奋力托起“愚公梦”

【下一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河南移民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