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03月29日
咨询热线:133-0371-5399 132-1323-6000 网站地图

精神解读

更新时间

更新日期

2019-01-29

在线报名

桐柏,红色老区的幸福新生活

2019-01-29浏览量:5133发布者:彭永 王其然 唐建新

  

        得中原者得天下。中原北连燕赵,南控长江,西通蜀汉,东窥吴越,是兵家必争之地。如此重要的中原地区,它的咽喉之地又在哪里?桐柏山。桐柏山,西连太行山、伏牛山,东接大洪山。占领此四山,进可攻,退可守。河南南阳桐柏的军事战略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叶大庄的红色历史 
   
  叶大庄(又称“叶家大庄”)位于桐柏县金停村,因其军事上重要的战略地位而出名。据桐柏县旅游局原副局长薛远增介绍,叶大庄南面有一条峡谷,可直通湖北,同时又有峡谷向西可通向伏牛山,向东可轻而易举通往大别山。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为了能够顺利接收东北、华北日伪军投降后的地区,毛泽东同志和中央军委从全局战略高度出发,命令李先念的新四军五师、王震的八路军359旅和王树声领导的河南军分区部队3支部队进军桐柏,卡住蒋介石的国民党部队出川“下山摘桃子”的必经之地,以牵制国民党部队向东北、华北转移的速度。 
  10月20日,新四军五师野战纵队兵临桐柏城下,近午时分,围城部队发起总攻,激战至下午5时许。后在桐柏地方武装两个连的配合下,攻克了桐柏县城,歼灭国民党鄂豫挺进军第七游击纵队500余人。 
  桐柏解放后,五师司令部在李先念的率领下,由湖北随县草店移驻桐柏县城南郊叶家大庄,也就是当地开明绅士叶逢雨先生清嘉庆年间扩建的住宅里。10月24日,新四军五师、八路军359旅和河南军分区部队6万雄师在桐柏胜利会师。后根据中共中央指示,中原局、中原军区和中原行署在叶家大庄宣告成立。郑位三、李先念、王首道、陈少敏、王震为中原局常委。1946年,内战全面爆发后,因军事战略的缘故,中原军区分成三路人马离开桐柏,转战其他地区。 
  在叶大庄,桐柏革命纪念馆,桐柏县党史办原主任甘心田介绍说:“当年,就在这里,三军6万将士牵制国民党30万军队达10个月之久,为解放战争胜利和新中国诞生立下了不朽功勋。” 
   
  老区土改 
   
  甘心田介绍说,旧社会桐柏县有3个大地主,吴城区(现为吴城镇)朝城大地主彭绍恒占地4000余亩;张庄大地主邓勉之占地1500亩;鸿仪河(现为淮源镇)固庙大地主宁子骞占地5500亩,年收租粮60多万公斤,对这一土地高度集中的现象,群众概括为“东彭(绍恒),西宁(子骞),中间加一邓(勉之)”。 
  1947年桐柏解放后的调查显示,当时占人口13.74%的地主、富农占有近八成的土地,人均耕地面积34.9亩;而占总人口38.1%的贫、雇农仅占有3.45%的土地。其中,地主、富农所占土地又高度集中在大地主手中。 
  地主利用自己占有的大量土地和特权,通过地租、雇工、放债等手段对农民进行残酷剥削。其中主要为租佃剥削,形式有活租地、死租地、典当地、承粮地等。同时,农民租地时还要受到额外剥削。其一是交纳“顶首”,甘中胜解释说:“就是租地前的押金,数额由地主任意确定。”其二是送礼,逢年过节或地主家婚丧嫁娶,佃户都要被迫送礼;新收的土特产品,也要先送给地主“尝鲜”。其三是无偿劳役,如修堡筑寨、运物,为地主晒粮、修房、砍柴、洗衣等。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1942年,桐柏县大旱,次年春,榆树皮都被吃光,数百人饿死。据《桐柏县土地志》记载:“固县等地有卖人肉包子者。” 
  1947年12月,桐柏县全境解放。次年1~6月,土地改革运动在平氏、安棚、程湾、毛集等地展开。 
  “这次土地改革并未成功。”桐柏县地方志办公室主任靳纯高解释说,因为临近的信阳地区尚未解放,桐柏境内国民党残余武装和土匪活动仍然猖獗,农民心中都有很大的顾虑。为了顺利进行土地改革运动,桐柏县人民政府成功进行了剿匪反霸和减租减息斗争,国民党残余武装和土匪被基本肃清,大地主、大恶霸政治上被彻底打倒。按“中间(中农)不动两头平(地主与贫雇农)”的政策,桐柏县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 
  据统计,截至1952年年底,桐柏县共没收地主、征收富农土地295836.37亩,占土改前土地总数的60.2%,房屋91862间,耕畜6156头,农具37330件,粮食1545737公斤,共分给27313户、100321人。至此,桐柏人民真正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梦想。 
   
  红色老区新生活 
   
  1944年4月出生的叶远弟告诉记者,解放前叶大庄非常贫穷,很多人连饭都吃不上。有一家叫石全富的两兄弟,靠给别人扛长工生活,因家里贫穷,每年冬天只穿单裤片。直到老死时,兄弟俩都还没娶上媳妇。叶远弟家因为父辈善于经营,勉强能吃饱饭,可家中的棉衣棉裤也不多,只有出门的家人才能穿。 
  新中国成立后,分到田地的叶大庄人,凭着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了美好的生活。特别是最近几年来,叶大庄人乘着红色旅游的东风,纷纷开起了农家乐,过上了幸福生活。 
  在桐柏县革命老区,还有许多农民通过土地流转,发展规模化和高效农业,过上了小康生活。 
  桐柏县素有“七山一水二田”的说法,山地是桐柏人民一个宝贵的财富。“程湾乡石头庄村的森林覆盖率可能超过90%,很多地方都是原始森林,常年人迹罕至。”桐柏县黑明寺茶叶专业合作社社长郑保勉说,这种条件为野生茶叶的生长提供了便利。 
  上世纪80年代,在打工潮的影响下,很多农村人都进城务工,石头庄村的年轻人也不例外,几至“田园荒芜兮胡不归”,原本生长在山地的茶叶树也渐渐荒芜了。郑保勉因为舍不得丢弃祖宗遗留下的基业而留守家乡,这个精明且具有战略眼光的农村人看到了土地的价值,把别人不耕种的林地租过来种茶。 
  目前郑保勉的茶叶林地有300多亩,占整个石头村茶叶种植面积的一半以上。同时,他把村里所有的茶叶种植户组织起来成立了桐柏县黑明寺茶叶专业合作社,社内进行统一管理、统一茶叶加工、统一产品品牌、统一包装销售。由此,黑明寺的茶叶有了质的飞跃,价格涨了6倍,社员的亩收入也从原来的不足2000元涨到现在的6000多元。 

相关阅读推荐:

中共中央印发《2018-2022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1

中共中央印发《2018-2022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2

关于印发《中央和国家机关培训费管理办法》的通知

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发布(附全名单)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

------ 责任编辑:红色教育03

版权所有http://www.hsccjy.com(河南红色传承教育培训中心)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桐柏精神:英雄桐柏淮河之源

【下一篇】: 桐柏1947内战时南阳的事情